<關係中的弱勢>
連續好幾天都和豆豆24小時黏在一起,有天突然累到受不了,就自己行為退化倒在地上滾來滾去發脾氣。(想起來都好氣又好笑。)
「媽媽妳怎麼了?」
「不要跟我講話,我在生氣。」
「生氣誰?」
「生氣你。生氣你一直跳針般的叫我,一下問我要那個一下叫我做這個的,意見很多提案超多整天把我搞得團團轉的。我覺得自己根本像是你的僕人,氣死我。」講完我又滾了兩圈。
「那你覺得是誰的問題?是我還是妳?」豆問。
這問題把我問倒了,一個四歲多的孩子像台關不掉的收音機一直播放,一下要去公園一下想煮飯一會兒捕蟲的要求很多。一個腦波很弱很好使喚,但是又超想要一時片刻安靜的媽媽一直被叫來叫去。
「肯定是我們這個組合有問題!」我說。
「我只是說我想做的事,妳可以說不要啊!不然妳說說看妳想做什麼事啊?」
「我想去有樹蔭下的草地冥想。」心想,但又想著帶著嘰哩呱啦的豆豆一起樹下瞑想簡直就是妄想。
總之在一個不確定的狀態下我們仍然出發了,鋪了野餐墊在公園,我閉上眼睛深呼吸。豆一下子在旁邊吃零食,一下子跑去捕蟲,一下隨著音樂跳舞自得其樂的。
看著他很開心的樣子,我問自己
「一直把自己搞得這麼累,到底是誰的問題?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前幾天,媽媽友約我們去公園玩。
豆和對方小孩玩得很不錯,但我和這位媽媽朋友一直以來對於時間的感覺很不同。時常約了對方會突然取消約定,或是過一小時左右才來。
幾次之後,當對方再約我時,我的感覺已經從「很期待一起玩」,變成「不知道今天會過多久才來」,到「真的會來嗎?」的那種無力感。
「等你們真的要出門再告訴我們吧!我們那時候才出門。」這次的邀約我這麼回答。
「好!我們已經出門了!」
帶著期待的心情帶著豆豆一起出發,在公園邊玩邊等了一個半小時,聯絡了對方電話沒接。等到豆豆最後發起了脾氣。
「你幹嘛那麼生氣?」我問。
「我才奇怪妳怎麼都不生氣,妳不是應該生氣嗎?」他反問我。
「搞不好是對方遇到了事故,或是......」我說。
「搞不好是對方根本沒有把我們當成重要的朋友!」豆回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抱歉電話沒帶。沿路去吃東西,去到公園你們已經走了。」手機收到簡訊。
收到訊息百感交集。
「哦!太好了對方沒有遇上事故。」
「喔!為了不讓對方等,我跟豆豆晚餐來不及吃就去了!」
「一直以來都是我自己把這段關係看的太重要了!」
豆的那一句「搞不好是對方根本沒有把我們當成重要的朋友!」,在我心裡面回音不斷,連一個4歲小孩都懂的事,我到底是怎麼腦袋當機或鬼遮眼了呢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當了媽媽後時常覺得與自己內心的纏鬥很累,但也感謝有機會解開自己在各種關係中的不合理設定。
豆豆這面犀利的鏡子,讓我看見自己「很習慣在關係中扮演弱勢,去配合對方。但不是因為我比較溫柔比較善良,說穿了我只是害怕自己不被喜歡不被需要而已。」
結果就一邊演著弱者一邊問
「好奇怪喔!為什麼別人跟我約定都會遲到或是會突然取消?」
(因為你連當著對方面生氣的勇氣都沒有啊!)
「為什麼我很容易被使來喚去?」
(因為叫妳妳就來,叫妳走就走,簡直是控制狂心中完美的僕人人選。)
「為什麼我生不了氣?」
(因為你覺得生氣是件很糟的事,但老是在生悶氣,所以只能拿該生別人的氣來懲罰自己。)
短期看來「假裝沒關係,沒事,我不在意」似乎是個可以「暫時扮演好人,看似被喜歡」的做法,但長期來看,自己不經思考,不作反抗的懦弱才是讓一段關係走向滅亡的關鍵。
(因為讓一場比賽精采的關鍵是勢均力敵的對手,結果你一直在那邊撿球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幾天一直反覆讀周梵老師寫的《承認自己不那麼好的你 會愛的更好》這本書,有機會歸納自己在關係中的角色,並且好好反思了自己。
覺得是近幾年來讀的人際關係書籍中寫的很清楚有條理的一本,分享給「老是覺得我在關係中好像哪邊有點怪怪的,又搞不清楚是哪裡怪的人」。
https://bit.ly/37uX9Z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IG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mentaikotokyo/
pic:除了育兒之外,最近開始認真沈澱自己,問問自己在這趟人生旅程中想要的究竟是什麼。